专家对话|刘雅坤:布局战新业务新范式 中汽研科技以专业测试场地赋能智驾技术迭代升级
本期聚焦
智驾技术迭代升级的“试验田”
伴随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全球科技和汽车产业竞争的大热点。本期专栏邀请到中汽研科技湾区智联试验场平台总监刘雅坤,围绕当前智驾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以及中汽研科技在该领域的具体实践,开展深度对话。
专家简介:
刘雅坤,高级工程师,中汽研科技湾区智联试验场平台总监、深圳市汽车产业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深圳市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产业政策、汽车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场地测试、低空飞行测试等。长期支撑地方政府开展汽车产业管理工作,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及咨询项目30余项。全面参与深圳陆空一体智能网联综合交通测试基地规划与建设,持续推动场地智能化和低空飞行测试能力改造,并牵头负责深圳市功能型无人小车标准体系编制等工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重点课题9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物6部。
问:
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赛事过半,聚焦智能驾驶领域,接下来的竞争方向是怎样的?目前智驾领域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刘雅坤:
当前智驾领域L2级辅助驾驶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开始启动商业化试点和示范,核心竞争方向已开始由L2或L2+向L3级智驾系统过渡,说的更直白点儿就是从“脱脚”、“脱手”,逐步过渡到“脱眼”,甚至未来的“脱脑”。
目前智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标准体系建设需进一步提速,持续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
二是在技术开发方面仍面临测试输入场景少和算力资源有限的问题;
三是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方面还需探索更有效的商业模式。
问:
请问智驾技术的发展对相关产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龙头企业如何发挥带动作用?
刘雅坤:
智驾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汽车产业及关联领域,既创造了大量新兴机遇,也带来了技术、生态和伦理层面的挑战。比如,智驾技术的发展刺激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高算力芯片等传感器和计算模块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带动上游供应链增长。此外,车企从“硬件主导”转向“软硬协同”,软件研发(算法、操作系统、OTA升级)成为核心竞争力,催生软件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机会,通信与基础设施运营商、高精地图与定位服务供应商等也将同步受益。挑战方面主要表现在激光雷达等硬件成本虽已大幅降价,但大规模普及仍需进一步降低成本;车辆采集的地理、驾驶行为数据可能涉及国家安全或隐私数据,需完善数据监管机制;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的感知与决策仍依赖大量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
智驾技术的普及既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也是全球科技竞赛的焦点。龙头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整合和标准引领,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同时,政府需在法规、基础设施和国产替代政策上提供支持,才能实现“智驾平权”与产业共赢。
问:
中汽研科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深圳,您如何看待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
刘雅坤:
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优势明显:
首先在政策方面,深圳是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2022年),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自动驾驶的事故责任认定,为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扫清障碍。
在产业链生态方面,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制造)、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车路协同)、腾讯(高精地图、车载系统)、大疆(车载传感器)等企业形成“软硬件+整车”的全链条布局。
在市场需求方面,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76.9%,消费者对智能化功能接受度高。
深圳凭借政策创新、产业链完备性、技术积累和市场化能力,已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地。
问:
专业测试场地是赋能技术迭代升级的重要资源,请介绍一下湾区智联试验场的基本情况,主要为智能网联汽车做哪些测试?将如何在车路云网图方面先行探索?
刘雅坤:
湾区智联试验场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8亿元,建设的智能网联汽车重大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智能网联专业试验场,目前由中汽研科技主导运营。在功能方面,可为企业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准入、出口、行业测评等全方位测试服务,在聚焦智能网联测试的同时,突出大湾区特色,兼顾重点传统整车业务,是全国唯一考虑港澳车辆场景,并同时具备隧道、雨雾模拟、坡道、虚实结合等特色场景的测试场地。
湾区智联试验场在推动“车路云网图”探索应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我们的封闭测试区有8个交通灯路口,半开放和开放测试区还有22个十字路口,这30个路口都布设了车路协同设施,可以实时采集各类交通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模型训练,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行效率和提升通行安全。今年,我们正在参与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车路云一体化数据底座”项目攻关,通过在试验场的测试验证,对于推动车路云网图的大范围落地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此外,未来城市交通将形成“地面车辆+低空飞行器”的立体网络,需验证协同避障、路径规划、紧急响应等能力。中汽研科技还积极探索低空飞行测试与适航审定支撑服务,前瞻规划低空飞行测试试验室,未来湾区智联试验场将形成“陆空一体”全方位服务能力。
结语
在智能驾驶技术逐步迈向高阶发展的关键阶段,专业测试场地正成为技术迭代升级的核心引擎。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测试验证体系,试验场为算法优化、软硬件适配和系统验证提供了全方位测试场景,使极端场景模拟、车路协同测试和功能安全验证效率大幅提升。这种"场景库+数据流+迭代链"的创新模式,不仅加速了感知决策技术的突破性进化,更推动智能驾驶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维度实现质变升级。
随着专业测试场地与车企、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高质量数据积淀驱动技术迭代的生态正在形成,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商业化落地铺就了"高速通道",也将持续重塑未来智慧交通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