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专题丨深度测评解析加速智能驾驶性能提升
2024年6月6日-7日,2024华南区域汽车认证及测试新技术研讨会在珠海成功举办。期间,中汽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研科技”)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部平台技术总监胡硕,以“深度测评解析加速智能驾驶性能提升”为主题作专题报告。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软件、芯片、通信等技术不断迭代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形态日趋成熟。与此同时,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准入监管政策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从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阶段逐步进入以城市为载体的示范应用及大规模推广新阶段。在此背景下,车辆“智能化”(即智能驾驶)深度测评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规划设计和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为产品技术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提供助力,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01 政策助力产业加速 标准引领技术发展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构建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产品、试验标准等在内的标准体系。《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等政策发布实施进一步推动量产车型产品上路通行和推广应用,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2013年欧盟强制要求重型车安装LDWS和ABES,2022年7月欧盟要求新认证乘用车强制安装多项主动安全系统。国内已强制要求部分客车及道路运输车辆安装AEBS、LKA等系统。C-NCAP 2018版开始逐步增加主动安全板块分值权重,2024版持续提升主动安全场景难度与通过要求,显著推动提升了汽车产品总体主动安全配置和性能提升。C-ICAP2022年发布,是面向汽车智能网联性能的专业测评品牌,首次系统性的提出了智能驾驶测评指标体系。
02 创新驱动智驾发展 用户体验与安全并行
面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产品与技术正在快速迭代发展,目前也存在一些痛点问题。
技术成熟度欠缺。虽然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搭载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但这些系统还远未达到完全可靠的水平。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它们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预测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大雨、大雾等,智能系统的性能会大打折扣。特别是高阶辅助驾驶,对于算法识别准确性、决策控制及时性还有待提升。
安全性保障不足。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智能车辆数量的增加,它们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一旦系统被恶意软件侵入,不仅车辆的行驶安全会受到威胁,乘客的个人信息也有泄露的风险。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决策逻辑如果设计不当,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引发事故。
用户体验有待提升。智能驾驶功能的用户体验目前虽然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对于智能驾驶功能的期望与实际效果仍有出入,需要及时做好用户告知,维护用户的知情权。提升复杂道路环境识别及处理、与其他车辆和行人交互能力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会影响到用户的驾驶体验和信任度。
针对这些问题,中汽研科技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部平台技术总监胡硕建议应做好几方面:
加大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智能驾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的测试和验证工作,确保其在各种复杂道路环境下的安全性。建议加强质量与成本控制,面向消费者关注重点提升竞争力,强化核心技术攻坚,打造智驾品牌力。切实从目标消费群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产品智驾功能定位与需求,低成本解决核心问题。
建立智驾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降低被黑客攻击的风险。同时,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决策逻辑进行持续优化,避免在紧急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判断。及时跟踪法规要求,把握产品准入基线。完善企业内跨部门协同机制,合规要求贯穿产品研发及验证全流程各个环节。
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迭代产品。加强对系统的研发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响应速度;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反馈,及时改进和完善系统,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关注行业共性痛点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优化。
03 智驾测评新体系:安全合规引领 用户体验升级
基于此背景,中汽研科技构建了以安全性为主基线、合规预研和用户体验为两翼的智能驾驶深度测评体系,从测试目标来说具体分为合规检测与深度测评两方面。
合规检测方面,以国家标准法规、深圳地标、第三方测评等为基础,开展驾驶辅助、自动驾驶产品合规检测,构建覆盖SIL-HIL-VIL-DIL、“实车+仿真”的检测环境及体系。目标是支撑华南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满足国家及地方法规要求和第三方测评要求。中汽研科技已获得乘用车、商用车的AEB/LDW/LKA/ACC/ESC/BSD等主流辅助驾驶功能相关欧标、美标等主流国际标准CNAS能力认可,具备营运达标车辆FCW/LDW/AEB检验资质。结合消费者研究、整车试验、场地等优势资源,开展C-NCAP、C-ICAP、E-NCAP等摸底测试工作。
深度测评方面,以测评规程难点应对、安全性能进阶、合规预研技术储备、用户高关注场景、企业特色需求五个方面为主构建起智能驾驶深度测评体系,目标是满足来自消费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等多方对于智能驾驶产品功能性能提升优化的测评需求。
测评规程难点应对方面,选取高频、困难等典型性场景,特别是普遍低分、高危、复杂场景。安全性能进阶方面,构建车对车、车对人、车对二轮车等的高危冲突场景,模拟不同雨、雾、光定量控制环境下极限场景。合规预研技术储备方面,关注出口市场及国内交规符合性政策预研技术。用户高关注场景方面,考虑人机交互、效率与安全兼顾、行业与市场热点事件等方面。企业特色需求方面,考虑目标细分市场、供应商考核等具有企业和产品特点的需求层面。
为了便于开展智能驾驶测评,中汽研科技在湾区具备两处测试场地资源。一处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占地约645亩,投资超过8亿元,是大湾区最大的专门面向智能网联测试的试验场地,具备高快速测试区、城市道路测试区、ADAS专用测试区、坡道测试区、柔性测试区(动态广场)、城市停车场景测试区6大区域。另一处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广州检验中心园区内,占地292亩、设计最大轴荷15t,主要测试道路有直线性能路、高速环道、动态广场、噪声路、ABS制动路、涉水池、标准坡道等道路,具备工信部、交通部认可的场地资质。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向大规模推广的新阶段,中汽研科技打造深度测评体系为行业提供参考,助力智驾产品技术成熟度与产品质量提升。测评体系不仅强调了安全性、合规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更通过实车与仿真相结合的检测环境,全面提升了智能驾驶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在更多创新力量的驱动下,智能网联汽车能够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出行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体验。同时,也希望行业内的各方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